自动挡车可以通过手动模式来选择不同的发动机制动力,没有手动模式的自动变速箱也可以利用S档或者刹车的技巧来使用发动机制动。
1、手自一体变速箱
比如你在下坡,变速箱处于6档,这时候你觉得车速过快,就可以直接把挡杆推到手动模式的位置,不需要踩刹车直接推就行。因为自动变速箱挡杆只是给控制系统提供信号的,并不会直接驱动换挡机构。换入手动模式后有些车会根据车速直接换入默认的低档位,比如丰田的车大部分会换到4挡或者5挡。而有些车换入手动模式后仍然保持原来D挡的档位,比如大众,换入手动模式后仍然是6挡,这时候就可以操作挡杆往减号方向推,每推一下变速箱就会降低一个档位,这样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挡位来提供适当的发动机制动力了。降档过程中一样不需要踩刹车。
2、如果自动变速箱没有手动模式可以利用这两个方法:
第一个,如果有S挡就直接挂S挡,不需要踩刹车。挂入S档后适当踩点刹车,由于S挡属于比较激进的控制逻辑这时候降档特别积极,车速稍微下降后就会降低档位。同样的手自一体的车也可以用这个方法。
第二个方法,如果变速箱连S挡都没有的话也可以用刹车的方法来强制让变速箱降档,直接踩刹车减速,速度降低后变速箱会自动降档,这时候更低的挡位就可以提供更大的发动机制动力了。
自动档汽车下坡时应尽量***用发动机制动,少用行车制动。以下内容是我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《学车考证1080个怎么办》一书里面的第264条怎么办,里面的第2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。
264.驾驶自动档车怎么行驶?
驾驶自动档汽车正常行驶时,变速杆应保持在D位,汽车可在1~4档或在1~3档之间自动换档,驾驶人通过控制加速踏板进行车速控制。
1)挂档失误,怠速纠正。行车中,如果误将变速杆挂入N位,应立即抬起加速踏板,使发动机转速降到怠速时,再将变速杆置于所需档位,继续加速行驶。需要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空档滑行,否则极易损坏自动变速器。
2)上坡不大,可用D位。汽车在坡度不大时行驶可用D位,但下长坡时严禁将变速杆置于N位,也不宜置于D位。应用S位或L位,车速应低于30千米/时。选用L位或S位可获得强有力的发动机制动效果,减少行车制动器磨损。
3)条件允许,用超速档。绝大多数新型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都设有超速档(O/D档)。当条件允许时,应尽量多***用超速档行驶。使用超速档的方法是:发动机起动后,将变速杆自P位或N位拉至D位,同时按下变速杆上的超速开关,然后逐渐踏下加速踏板,当车速持续升高后,自动变速器的档位便可自动地升为2档、3档直至超速档;如果不按超速开关或按下后再按起来,则操纵手柄在D位时最高只能得到3个档传动。
4)加速踏板,深踩超车。在超车时,只需将加速踏板快速踩到底,其他操作及注意事项与驾驶一般汽车相同。
5)雨雪路段,用低档位。汽车在雨雪、泥泞的路段行驶,高速档D位易打滑,应***用低档位,利用加速踏板的大小来控制发动机转速,低速通过。
6)换档模式,选择适当。现代轿车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,大都具有2个或更多换档模式。在换档模式选择中,最常用的是“经济”和“动力”两种换档模式。选用“经济”换档模式时,自动变速器在较低的车速下便可升入高档,而仅在较大的节气门或发动机负荷较高时才产生降档。与之相反,选用“动力”换档模式时,自动变速器要在较高的车速下才升入高档,而在较小的节气门下或发动机负荷较低时便开始降档。
车辆在连续下坡的路段利用发动机制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操作:
1、在下长坡,但是坡度不是很陡的时候,要选择在3挡的位置,有D/OFF开关的打开即可,这时候车子会在(1到3挡之间切换)发动机有轻微的制动效果,同时伴随着一定的减速效果。
2、下长坡相对来说比较陡,车速又不能开快。应该把把档位挂到2挡或者是S2,这时候的发动机制动是相对比较明显。在上同样坡度时也可以用这个挡位。
3、要是坡度相对比较陡的时候,要用L或者1挡,这时的发动机制动是最明显的,用这个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护变速箱,不会让变速箱里面的单向齿轮机构受到大负荷而损坏。
搜狗问问
扩展资料:
利用发动机制动的优点:
1、是由于差速器的作用,可将制动力矩平均地分配在左右车轮上,减少侧滑、甩尾的可能性。
2、是有效地减少脚制动的使用频率,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,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,使制动力下降,甚至失去作用。
3、是车速始终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,有利于及时降速或停车,确保行车安全。